一對「德台夫妻」,2005年帶著年幼女兒江悅彤駕帆船航遊世界一圈,2013年著陸後定居德國。江悅彤今年13歲,靠岸前沒上過1天學,她在海上度過童年,透過自學方式,整個世界就是她的教室,離海就陸後,她10歲首度上學全拿A,更通曉中、英、德、法、西5國語言。江悅彤的媽媽葉麗萍是台灣人,當年是台大校花,嫁給德國籍的江浩哲後,在台灣開語文補習班,但江浩哲得了憂鬱症,病因是「一成不變的生活」,於是全家搬回德國,買艘二手帆船行遍世界。8年來都住在帆船上,足跡橫跨三大洋、五大洲。葉麗萍在聯合文學出版的新書《大海上的反派媽媽》裡談她的教養心得。悅彤因而開啟8年的海上自學生活,為了證實空氣的存在,用乒乓球做降落傘;記錄月亮東升的時間和形狀,用手電筒製造日月蝕。學英語時,如果嫌聽寫太無趣,把詞做成字卡,可以玩記憶卡或尋寶卡,或在卡片上放迴紋針,還可以用磁鐵釣「魚」卡。葉麗萍說,孩子不需要寫什麼、背什麼,「幼兒園和小學,最重要的是傾聽孩子的意見,讓他發揮想像力,多做少寫。」「悅彤4歲開始正式學英文,8歲就看英文小說了。」葉麗萍說,悅彤從小就精通英文、德國、中文,五年級時,老師發現她的語言能力很強,開放她小六學兩個第二外語,分別是西班牙語和法語。2013年,全家決定搬回陸地上居住,但該去哪一國?葉麗萍說,當時沒考慮台灣,是因為台灣過度重視成績,塞很多東西給孩子,「教育被考試綁架」,大家都在拚成績,孩子太辛苦。她經營補習班時,看到每個上國中的孩子,都是一張張沒有表情的臉。台大畢業的葉麗萍回憶,「我以前考那些試,我都不記得了」,她從小就一直背跟考,一直讀到台大財經系,「都找不到自己要什麼」;而德國的上課時間短,只有半天,她還可以自己補充,讓悅彤學自己想學的。葉麗萍建議家長讓孩子輕鬆點,但不是不學,而是要學對自己未來有用、有興趣的東西。家長如果都要上班,「部分自學」是較可行的方式,不要再讓孩子上安親班或補習班。葉麗萍說,補習班、安親班很像養雞場,究竟是把知識捏成飼料,餵養孩子,還是教孩子如何自行覓食比較好?小學的課程不難,父母忙碌之餘,仍可指導孩子正確的學習方式,「小學是培養孩子自發學習的好時機。」葉麗萍說,自學9年來,她可以「量身定做」教悅彤,讓孩子慢慢摸索。悅彤有興趣的可以多講一點,沒興趣的講道基本的就可以。悅彤對於天文學很有興趣,她就會上教育網站找多一點資料給女兒看。此外,悅彤本來不喜歡數學,但因為未來想當天文學家,就算痛苦也會自動把數學學好,重點是自發性學習。葉麗萍舉例,一旦孩子心裡明白英文是重要的,就會自己去學。父母一直逼孩子念書,孩子沒動力,學得也很痛苦,「你逼他走一步,他就走一小步,但如果他自己有興趣,就會用跳的走過去。」「自學跟去學校上學相比,幾乎面面完勝。」葉麗萍說,自學尤其適合特殊的孩子。像亞斯伯格症孩子的天賦,在自學環境中,就極有可能開花結果。天資特別高、或者天資偏向某一方面的孩子,其實也都不適合每個學科齊頭並進的傳統教學法。最後,談到所謂資質「差」的孩子,父母更該保護他們不受學校傷害,讓他們背那麼多考那麼差浪費那麼多年,不如早點放棄試圖訓練他們成為學者或教授的學校教育。悅彤著陸後,就到德國中小學上課。德國中學四、五年級幾乎沒有考試,就算是有考試的科目,課堂表現也占了6、7成,希望學生多發言。葉麗萍說,德國小學選修課程的目的在於引發學習興趣,半年下來,學生能學會兩個詞語就算成功,只要學生有興趣,之後就會自己主動涉獵中國文化。她笑說,想像如果她回台灣開語文補習班,廣告中說明「將引發學生興趣,半年內熟習兩個詞語」,會有幾位家長來報名?葉麗萍說,台灣小學老師像警察,彷彿糾正不當的公民,德國小學上課很自由,老師像藝人,娛樂學生。家長會要求老師上課要讓孩子感受到樂趣,最好所有學習都能在課堂上結束,一點功課也別出。江悅彤四年級的班級旅行去丹麥露營。圖/聯合文學提供 分享 facebook 江悅彤與父母合照。圖/聯合文學提供 分享 facebook 葉麗萍和江悅彤。圖/聯合文學提供 分享 facebook
279A55C8CC9B3CA7
arrow
arrow

    felixxy44d16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